今天是:
   
名师专栏
当前位置:
朱耿洲:降低教育成本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头等大事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朱耿洲 | 发布时间: 2023-07-08 | 160 次浏览 | 分享到:

最近很多学生们都在问我:当前中国经济怎么啦?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天中国的整个内需严重不足?应该怎么办来刺激消费、拉动经济?


我觉得,像我们中国当前内需严重不足,有好几个客观的原因。

第一,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就是由于前几年来,我们通过房地产去产能,房地产行业掏空了老百姓的钱包,透支了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这点影响是非常之深远的。

所以从现在我们国家,如果再刺激经济再通过房地产,我觉得这个方向是搞错的。

第二,前几年金融的去杠杆,导致了很多行业的整体收缩。像2016年开始治理房地产,2020年后开始清理影子银行,包括清理互联网行业的垄断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收入和就业。

第三,大家很清楚,中美贸易战2018年开始,使我们整个国家外面的出口环境受到巨大的影响。

第四,疫情之后 2020年到2022年疫情期间,我们国家实际创造了短暂的出口的贸易红利。但是大家知道,疫情实际掏空了我们老百姓的口袋,压垮了我们的整体的消费信心。

第五,我们觉得外部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全球的经济复苏的动能衰减、地缘的政治摩擦不断加剧、俄乌冲突导致了大宗商品的价格高位波动,使老百姓对未来全球经济与安全的不确定性担忧加剧,影响了消费信心。

第六,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中美之间的脱钩,包括我们台海潜在冲突的影响,使我们的老百姓对未来和平发展的信心,影响了我们的消费。

所以基于以上的几点原因,我们觉得我们整个国家已经从以前的叫“相对需求不足”,已经到了整体的“总需求不足”。所以当前我们国家在刺激经济,通过刺激消费来拉动内需,实际这个决策是非常之正确的。但我觉得,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应该把握着重点和注意方法。

我们觉得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重点,他目标应该是中低层老百姓,使老百姓树立消费信心,有消费能力、敢消费才是关键。

为什么这样讲?我前两期的一个视频里面叫《缩小社会财富差距 已刻不容缓》,这视频里面已经讲过:处于社会底层的13.5亿人口,占中国人口总数的93.1%,这些人占有社会的财富仅仅只有3.79%的财富。如果这些人拥有了财富,他们才会用于消费。而富裕阶层,你们再怎么刺激,该消费的他早已消费了。所以刺激的点目标,就应该落在我们的中低层的普通老百姓上。

而消费刺激的方法,既然是关系到我们的中低层的老百姓就应该是重点在刺激在密切相关的民生大事,通称叫“民生四件事”: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也就说要把国家ZF的钱用在刀刃上。

所以,刺激消费要有效刺激;而降低教育成本,我觉得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头等大事!

所以我们觉得,教育成本是当前普通老百姓,国计民生里面最重要的社会成本。

所以,今天我就这一点,谈谈觉得应该怎么样来降低教育成本来刺激消费,来拉动内需。

第一点,我觉得应该是教育肯定要改革,是要把财政的钱用在义务教育上,争取实现12年的义务教育,而且要真正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0收费,要降低老百姓的教育成本。

大家知道,现在学校收取的所有各种各样挂羊头卖狗肉的杂费,已经使我们国家的义务教育名存实亡。所以我们国家要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取的各种名目杂费,也就要提倡 0 收费,要像治理贪腐一样的力度治理学校的收费,真真正正使义务教育0收费,老百姓读得起书。

第二点,ZF ZF的财力,将幼儿园、托儿所逐步纳入到国家的义务教育系列,视同义务教育,同样实行0收费,让年轻一代的父母真真正正敢生三胎。

第三点,也希望加快投资新建多一点的高级中学,取消中考。教育的公平不能倒在中考的门槛上。大家知道,大学扩招已经使中考难过高考,使老百姓提前内卷。所以新建更多的高级中学,取消中考,就可以使义务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第四点,真正落实校长、老师的定期交流制。加大各级财政对农村贫困地区、贫困学校的专项财政扶助,提高这些地方的这些学校的教师的收入,使贫困地区、贫困学校也能留住好校长、好老师。

几千年前,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将教育的平等思想刻印进中国的教育观,让教育的公平应该成为社会公平的底线。

第五点,要实现“教育助学贷款”的0门槛。对于贫困学子,无论是大学,还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记住这点,申请“教育助学贷款”都实行0门槛,也就无论是以后的学费,还是他的生活费,都可以申请“教育助学贷款”。同时 延长“教育助学贷款”的期限,降低助学贷款的利率,ZF 对“教育助学贷款 ”实行财政的贴息补助,使贫困的学子也读得起书。

第六点,政府加大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义务教育的推广使用,通过人工智能等智慧教育,“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能够以远程的方式,解决边远和贫困乡村的教师不足、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使学生不受地域限制,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缩小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教育资源差异,助力贫困地区的素质教育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技术从来不是发达地区教师和学生独享的资源。相反,技术应该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降低老百姓的教育成本,使老百姓敢消费,就是把消费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的

政策和ZF的资金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