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融资策划和资本运作资讯及案例
当前位置:
可转债市场连涨三年临拐点“固收+”或受拖累
来源:中国经营报 | 作者:任威夏欣 | 发布时间: 2022-03-02 | 645 次浏览 | 分享到:

过去三年可转债市场风生水起,相关主题基金也因此受益,业绩一路长红,公募可转债主题基金规模节节攀升。

    然而近期可转债市场出现明显的杀跌情况,2022年投资于可转债相关资产的公募产品也连连亏损,仅有部分产品实现正收益。

    分析人士指出,可转债市场存在很大程度的补跌逻辑,在股票预期仍不明朗、投资标的下跌的情况下,拖累可转债基金表现不佳。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部分“固收+”产品也由于通过可转债等标的多策略来增强收益也深受牵连。

    转债市场波动加大

    “2019~2021年是景气赛道的大年,以新能源、TMT、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成长板块业务发展迅猛,业绩高速增长,其发行的转债往往也有不俗的表现,为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超额收益。”万家兴恒回报拟任基金经理苏谋东告诉记者,各家基金公司也对转债研究投入了更多精力,积极配置研究团队,所以过去三年可转债基金业绩整体比较可观,相当一部分转债基金甚至获得了不亚于权益类产品的收益,良好的业绩也推动了可转债基金的规模快速增长。

    Wind数据显示,2019~2021年,中证转债指数分别上涨25.15%、5.26%、18.48%。在上述三个年度,可转债主题基金平均收益均超10%。截至2021年年末,可转债基金整体规模达680亿元,较2019年年初增加近600亿元。

    在连涨了三年后,可转债市场在2022年开始尽显疲态。截至2月23日,中证转债指数年内跌幅2.98%。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市场上大部分可转债基金亏损,南方希元可转债、南方昌元可转债、民生加银转债优、广发可转债、平安可转债5只产品年内跌幅超过10%。全市场仅有15%的可转债主题基金实现正收益。

    “中证转债指数三年涨幅超过50%,很明显已经过热,估值变高了。”爱方财富总经理庄正谈到,可转债虽然是债券,但也有很强的股性。

    庄正分析,2022年以来,市场风格开始轮动切换,年初出现从2021年的中小盘风格往大盘风格转变。发行可转债的企业通常是中小企业,所以当中小盘走弱的时候,可转债也会走弱。

    “2022年以来可转债市场估值水平明显背离权益市场总体环境而逆势上扬,估值是标的价值、市场情绪、无风险利率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反映。”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姚慧表示,一般而言,估值过高会引发一轮估值压缩,只是时间难以预测,近一周可转债的杀跌存在很大程度的补跌逻辑,既是高估值的均值回归表现,也是市场情绪的集中反应。

    在济安金信研究员张碧璇看来,造成可转债回调的原因是2022年以来权益市场疲软,拖累转债走势。此外,经过此前价格的大幅抬升,转债市场的整体转股溢价率达到历史高位,仅10只左右转债存在小幅折价,其他全部相对正股存在溢价,因此在正股出现波动时,转债的价格也会随之出现明显波动。

    具体到南方希元可转债、南方昌元可转债和广发可转债这几只产品。张碧璇分析称,可能与其重仓转债遭受重挫有关。通过2021年四季度的持仓数据看,这几只产品都重仓持有“东财转3”。

    对于2022年的转债市场投资,华商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可转债债券基金经理张永志表示,要更为谨慎地精选个券,转债对应的正股估值相对较低,绝对价格较低的个券或将成为配置重点,对于部分转股溢价率过高的品种需要关注估值风险。

    张永志还提到,对2022年可

    转债投资的持有人来说,转债市场可能将会波动加大,个券的分化更为明显,适当控制仓位,放平心态,长期持有,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当下机构普遍对可转债市场持谨慎观点。“整体来看,转债的核心矛盾仍更多集中于权益市场的走势。”苏谋东认为,主要由于权益市场仍然面对一定的风险,可转债进一步上行的动力不足,而较高的溢价率造成转债本身估值仍然具备一定的脆弱性。此外,债市短期走弱对转债的债底安全性也构成一定压力。不过,仍然可以在部分业绩较好的景气赛道中寻找结构性机会,部分景气反转行业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配置价值。

    可转债“固收+”增强收益重要标的之一

    近年来,被冠以“稳稳的幸福”的“固收+”产品发展迅速,可转债则是“固收+”增强收益的重要投资标的。

    张碧璇提醒道,可转债在转股溢价率较高的时候,整体收益特征就脱离了债券的相对稳健,而是更接近权益资产的高波动,因此也会改变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所以市场震荡并不会影响可转债的投资工具价值,但基金公司需要向投资者充分说明风险,让投资者能够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进行审慎决策。

    “可转债涨涨跌跌是常态。”姚慧认为,“可转债”或任何金融产品短期表现并不会影响到“固收+”产品的发展。

    姚慧还表示,“固收+”产品的收益来源是大类资产配置+债券+其他,可转债只是“固收+”产品可用的收益增强的其他手段之一。

    姚慧进一步指出,可转债因其同时具备股性和债性,在股市下行时,有债底支撑,抗跌能力较强;在股市走强的时候,跟涨能力较强;确实是“固收+”产品增强收益的较好选择。然而,同任何金融产品一样,择时、选股,和运气共同影响着最终的投资收益,无关乎股票、债券、商品还是可转债。

    在庄正看来,多数“固收+”产品是以优质债券为底仓,获得持续稳健收益,同时通过配置股票、可转债、新股申购等多策略来增强收益的一种产品。该策略的核心是为了应对纯固收产品预期回报不足,而采取了各类强化策略。

    其中“+”的部分无论配置股票还是可转债债券,都与股票市场行情有着极大的相关度。其本质还是基金,无论它“+”什么标的都会有波动和风险,不能保证收益“下有保底,上不封顶”。

    姚慧认为,在股市前景未明的行情下,自带“大类资产配置”属性的“固收+”产品确实更适合个人投资者。

    对于“+”的部分,她表示,一种是可以根据不同市场环境选择不同的品种增加收益,例如权益市场走强时,加权益或可转债,近期石油、黄金走强,加商品;一种是可以通过精选个股和个券等,抓住结构性行情或抵抗短期波动;另一种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成熟、金融产品的进一步丰富,寻找创新的收益增强策略。

    “债券投资肯定是‘固收+’产品的基石。”张碧璇认为,在做好固收部分的基础上,可能会通过配置部分股票、可转债,未来投资范围可能会扩展至REITs甚至其他基金产品来实现基金资产增值的提升。

    庄正认为,“固收+”的配置方向应该多元配置,要像桥水全天候策略一样进行配置,在多数市场中都能保证有效,这才是固收的根本保障。

    在他看来,目前的“固收+”产品,有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基金、可转债基金等多种存在方式。其中以可转债最为常见。新的配置方向首先是底仓的改变,比如从单一的可转债占比较高改为多维债券配置,适时改变配置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