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融资策划和资本运作资讯及案例
当前位置:
李兆基家族的小贷公司本土化临考
来源:中国经营报 | 作者:记者李晖 | 发布时间: 2021-04-24 | 721 次浏览 | 分享到:
   网络小贷新规悬而未决,后疫情时代消费金融次贷业务坏账高企,处于洗牌期的小贷公司如何夹缝求生?

    《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期发现,一家在行业中颇为低调的小贷公司虽放贷量不算大,诉讼量却颇高。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涉及向投资人追索欠款的法律诉讼超过15000起,立案超过7000起,较之放贷量数以千亿级的消金龙头不相上下,原因何在?

    这家名为重庆小雨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雨点”)的主体背景不凡。公司官网显示,其由香港李兆基家族实控,此外曾与美国在线信贷领域上市公司易诺华(NYSE:ENVA)有过深度技术合作。

    行业共识在于,随着去年年底网络小贷新规下发,不断萎缩的小贷行业将迎来更剧烈的洗牌。诉讼量一定程度折射出小贷行业风控与催收的艰辛。在国内展业数年,面对不断趋严的市场环境,“外来”经验面临本土挑战,如何应对?

    美国经验遭遇本土化挑战

    天眼查信息显示,小雨点注册于2015年,资本金3亿美元,具有全国性网络小贷资质。根据小雨点官网,公司由李兆基家族的香港国盛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盛金融”)实控。

    在投资小雨点前,国盛金融2011年即在重庆投资了“重庆市渝中区捷贷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贷”),这家地方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金1.5亿元。此外,国盛金融还投资了深圳华策辉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策数科”),该公司主要从事大数据分析、智能风控、聚合支付服务,公司于去年获得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

    捷贷和小雨点分别于2011年和2016年获得牌照,其发展历程几乎经历了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由兴盛到衰落的整个周期。根据小雨点官网:截止到2020年8月公司累计放款100亿元,注册用户超过450万,放款用户超过100万。公司2018年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相比国内小贷行业人才良莠不齐,小雨点小贷的高管团队大部分具有律师资格,投行、银行经验或海外金融从业经历——董事长谢立斌持有三国律师资格,曾任普华永道亚太区顾问;监事陈建明曾任花期银行投资副总监;现任CEO汪传国曾任中国小贷协会副会长和重庆小额贷款协会会长。此外,董事林坚诺、首席创新官朴圣浩则具有在美国易诺华的数据分析和反欺诈岗位工作履历。

    美国公司易诺华2014年11月在纽交所上市,主营线上贷款业务。来自易诺华的反欺诈风控经验在捷贷和小雨点发展早期被寄予厚望。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小雨点曾与易诺华在技术层面有深度合作,一开始用芝加哥团队做产品开发,但后来发现美国技术也需要按照国内实际情况大量修改,就开始自建研发团队,与易诺华的合作已经停止多年。

    上述合作重点的小额消费贷曾是小雨点的主要业务线之一,但国内小额消费贷领域的混乱局面也影响了其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大量的诉讼文书一定程度反映出,公司在该领域曾遭遇不小的风控与催收挑战。

    天眼查信息显示,小雨点涉及的法律诉讼超15000起,立案超7000起,与放贷量千亿级别头部消费金融持牌机构不相上下,对比小雨点100亿的放贷量,颇为可观。

    一位上海律所合伙人告诉记者:诉讼量高企有多重因素影响,一方面可能是平台采取了比较激进的风控策略(或风控策略未见效),导致坏账高企;另一方面也可能各家公司采取的催收策略不同,随着近年来对暴力催收的严厉打击,不少公司会倾向直接选择法催途径。

    对此,小雨点方面向记者表示:是否通过诉讼来做催收每家公司策略不同,会根据产品、用户群等多种因素考虑。通过诉讼催收的另一个原因是税务考虑,只有法院的文件才被税务机构认可。“我们认为应该鼓励通过司法手段进行风控管理,通过正规的诉讼方式合法催收逾期贷款。”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来消费金融领域市场环境持续恶化,相关业务带来的收益与公司所承担的合规、声誉风险未必对等。据一位小雨点内部人士透露:2015年左右公司曾希望通过海量数据训练美国的风控模型,彼时一次获客点击的成本大概是22块钱,到了2017年现金贷风起时,一次点击成本已经做到300多块,靠正常利息是覆盖不了流量成本的。随着“714高炮”进一步扰乱市场,展业也越来越艰难。

    据小雨点方面透露:从2020年初起,闪贷的现金类业务已停止发放,目前该业务处于清退期。针对C端的金融服务还有受托支付的消费分期,整体看,消费类贷款在公司整体放款中的比例正在收缩。

    不过由于面向C端的闪贷业务仍有消费分期业务存续,也需要受到个人信息保护相关规范制约。根据《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要求各类APP不得过度索取个人信息,其中网络借贷类可以收集的必要个人信息包括借款人的移动电话号码、证件类型和号码、证件有效期、银行卡号码。但目前APP注册时《信息授权函》提示收集并储存的个人信息包括通讯录、短信、面部特征等,超过上述范围。

    对此,小雨点方面表示:《信息授权函》举例示范了多种业务下可能涉及的信息,实际业务过程中的信息采集和处理一直都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并控制在用户同意以及与所提供服务相关的范围之内,目前正利用《规定》5月1日生效前时间,进行进一步合规准备和制度检查、更新和产品迭代。

    B端业务可为支柱?

    根据央行发布的《2020年四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国共有小贷公司7118家,贷款余额8888亿元,全年减少203亿元。公司数量和贷款余额持续下滑。

    记者注意到,新三板上市的8家小贷公司2020年业绩中,营业收入全部负增长,净利润6家负增长。小贷公司如何找到适合的发展和增长方向成为行业巨大挑战。

    公开信息显示,小雨点业务主要包括消费金融的闪贷、围绕产业供应链和农村供应链的商贷(雨商贷)和农贷(雨花贷)。在闪贷现金类业务关停后,分期业务基本保持匀速发展,商贷和农贷正在成为业务重点。据小雨点方面透露:在2021年的新增放款中,涉及供应链和农业的贷款约占80%。截至2021年3月,商贷和农贷的M2+坏账率分别为0.8%和1.8%。

    根据记者了解,去年下半年海尔金控前副总裁、海尔云贷前总经理汪传国接替具有易诺华履历的林坚诺,成为小雨点新任CEO,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战略方向从C端向B端调整。

    从贷款占比看,截至今年年初,商贷累计放款超过16亿元,农贷累计放款近3亿元,在目前100亿的存量累计贷款中占比尚小。不过内部人士透露:公司向B端转型的决心已经非常明确,一方面国内对小贷行业鼓励方向即是面向小微“三农”,此外由于公司未来考虑回港上市,B端业务在估值上更有优势。

    据小雨点方面透露:目前面向种植户、养殖户、农机经销商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合作对象包括正邦、傲农和亚马逊云AWS等。此外还通过兄弟公司深圳华策数科向区域性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风控模型、向供应链上相关企业提供支付解决方案等。

    记者注意到,去年6月,国际金融公司(IFC)执董会批准了IFC投资小雨点小贷的相关项目,确定提供总额不超过5.6亿元人民币(约合8000万美元)贷款,用于支持该公司数字农业金融业务,以改善农村地区以及多省涉农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状况。

    官网显示,小雨点是网信办首批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中唯一一家小贷公司。根据记者了解,区块链技术主要在上述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使用,解决交易数据不可篡改等需求,由于是金融产品的一部分,未单独收费和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