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中大又上演了一场资本巨片,吸引来了各路的企业家学员。8月12、13日,中国资本策划研究院(CCP)院长朱耿洲博士应邀为“中山大学总裁高级工商管理精要课程研修班”学员集中授课,授课的主题《融资策划36计》(方法与渠道),朱耿洲博士结合当前广东新的融资环境和状况系统地讲述了融资的36种大的渠道200多种融资方法和全新的融资理念,2017年是股权融资的最佳时机,如何把握股权融资机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是学员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此朱博士也作了精妙的专业解释。
朱耿洲博士指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总会缺钱,这时候就需要进行融资。融资从来源的角度主要可以分为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内源性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内部积累的方式实现的融资,包括原始资本投资,利润转投资和折旧。这种融资方式对于企业家的好处就是成本最小、风险也最小。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光靠企业自身积累将企业做大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因此,更多的企业家将目光转向了外源性融资。外源性融资是企业通过一定的途径或借助某种金融工具获得他人的资金,主要包括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的典型形式就是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就是企业家将一部分股份转让给外部投资者来获得企业的发展资金。
朱耿洲博士通过股权和债权融资的对比进一步解析:
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相比,债权融资的特点是“钱不好拿但是好用”。
企业到银行贷款,银行首先要审核贷款项目的可行性,然后要求企业有相应的资产做抵押,或者由其他公司进行担保。2008年金融海啸时,长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成片倒下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之间连环担保。2008年后,商业银行出于保护自己资产安全的考虑,在贷款给民营企业的时候,除了正常的抵押之外,还需要和企业家个人签署一个无限责任担保合同。这就意味着,如果企业破产了,那么企业家必须用自己的资产还债,这样他们很有可能就会赔得倾家荡产。这种做法迅速被我国商业银行所采用。这加大了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老板的风险,所以银行的钱是不好拿的。但是凡事有弊就有利,银行的钱是比较好用的。比如一个企业以扩大生产购买设备为由从银行贷款5000万元,银行将钱给企业后肯定希望专款专用:5000万元只能用于购买设备。虽然银行有着各种各样的手段进行监督,但是作为债权人的银行不可能对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在保证能还上钱的情况下,如果企业将5000万元挪作他用,银行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虽然银行的钱好用,但是由于不好拿,对于企业家来说风险太大。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将目光盯住了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相比,股权融资的特点是“钱好拿但是不好用”。
如一个股份公司要进行股权融资,首先要核算企业净资产,比如净资产核算为750万元,设置总股本为750万股,每股的价格就为1元。简单的股权融资操作就是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外部投资者,比如定向向某一投资者发行250万股股份,该投资者将相应的资金投入企业,占25%的股份,企业家占75%的股份。那么,投资者应该向企业投入多少资金呢?是250万元吗?
如果是以250万元的资金投入,占25%的股份,该企业的融资基本上是失败的。在企业的早期,一般是以溢价2-3倍投入,即公司的股价是1元1股,但是对投资者增发的股份是2-3元1股,投资人要占25%的股份,需投入500万-600万元;在快速成长期,即VC重点投资阶段,一般溢价5-8倍,投资人要占25%的股份,需投入1250万-1500万元;在Pre-IPO阶段,即PE重点投资阶段,一般溢价10-15倍,投资人要占25%的股份,需投入2500万-3750万元。
什么样的企业才能成功拿到股权融资?朱博士指出:
第一、团队牛。
这里说的是团队牛,不是说某个人牛。有些企业创始人很牛,创始人还是技术大牛,但是其团队不行,这样的企业存在重要的短板。最好的是,团队一号人物很牛,二号、三号人物也不错,团队有技术牛人,也有管理牛人,营销牛人,这样的团队构成是非常合理的。
第二、产品牛。
要弄清楚,企业到底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解决了行业什么样的痛点,与行业对手比较起来有哪些竞争优势,其核心竞争壁垒是什么,能不能持续扩大竞争优势,行业的空间容量到底有多大,未来改善的边际效应如何等等。毕竟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匠心打造一款产品更具优势和看点。
第三、模式牛。
有些企业,你要说其产品和服务有多牛,说不上,但是其商业模式很先进。这样的企业,第一要做的早,第二要动作快。说到底,它就是一个资源嫁接和整合的模式,那就要越快越好。而且,要非常清楚,当达到一定的量级之后,企业到底赚什么钱,说不清楚盈利模式,那就是耍流氓。
第四、有交易价值。
有些企业,是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或者第二名也行;有些企业虽然发展空间不大,但是其规模已经很大;还有的企业,存在资源的独占性或垄断性;另外一些企业,技术确实很牛,填补了行业的技术空白,或者说改善了行业的技术水平等等。这样的企业,虽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其依然有交易价值,最根本的交易价值就是并购价值。被产业链并购,被跨界并购,被同行对手并购,都是不错的出路。
朱博士还介绍了企业股权融资不得不注意的10个法律问题……
两天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对于在座的学员们确实影响一生绝妙华丽转身,一直说融资难融资贵,其根源被很多学者和专家归咎为政府的政策和金融体系落后的问题,听了朱博士的课学员们可以大胆的总结,融资难更多的是企业自身的问题,缺乏融资知识,缺乏正确的融资观念,缺乏必要的技巧与方法等等。《融资策划36计(方法与渠道)》是企业融资补缺宝典,一个可以影响企业家和企业一生的融资宝典!
本期课程由中山大学主办
本期课程是中国资本策划研究院“融资策划36计”知识体系全国大巡讲总第77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