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广州,绿意盎然、鲜花烂漫。随着财富论坛的胜利召开,羊城迎来了新一波的财富机会--众多大项目落户广州,为千年商都的快速发展添砖加瓦。而中国资本策划研究院的“企业专家门诊”,也在6日开门迎客。
这次前来问诊的是某集团公司刘总,集团业务涉及实业、房地产、担保等5大业务板块。目前企业经营正常,发展势头良好,刘总希望集团三年内上市。但对于如何规划上市,刘总心里没底。之前刘总在中大听过朱博士的“融资策划36计”课程,从中领略到资本运作的精妙之处,深为朱博士渊博的知识所倾倒。由此与朱博士联系,通过“企业专家门诊”与名师面对面沟通,寻求上市之路的捷径。
在详细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后,朱博士指出企业存在的问题:
首先、战略有问题。企业的战略存在较大问题,可以说根本无战略,无通盘运营规划,以集团作为代名词,实际没有战略规划;
其次、主业不清晰。所有产业和项目的介绍,对企业外部公众来讲很难清楚知道企业的主业到底是做什么的;
第三、资产规模低。企业整体资产规模才2亿多,规模不大,目前没有一个项目资产规模符合上市公司的要求;
第四、利润率偏低。经营历史较长的实业项目,利润率偏低,远未达到上市公司的利润要求;
第五、缺核心产业。集团五个产业基本互不关联,各自规模不大,不能体现集团的产业核心,难以形成合力。
第六、多元化业务分散企业的财力、人力。企业多元化经营一定要有相关联的资金、技术、人脉、市场等资源在经营中可以共享,或者在某个行业已做到顶了,有很多资金要寻求其他的投资项目,才进行多元化经营。现在企业的产业项目基本没有相关联,资金也没有多到没有出路而选择多元化战略。
针对现状,关于企业争取三年内上市的规划,朱博士建议:
1、尽早做好上市规划
企业上市的过程就是公司的规范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公司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企业逐步规范和积累的过程,如果在聘请券商进行上市辅导前就提前逐步进行上市准备,日后纠错成本就越低。
2、上市平台整合,确定上市的公司,合并其它子公司
3、构建完善公司的现代治理机制。
早日对公司的长期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制度化管理的建设,完善公司的现代治理机制,即建立完善企业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及管理层。
4、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
如科学决策、投融资管理、预算财务管理、薪酬绩效管理,审计监察等管理制度。完善这些制度基本不需要大成本,但需时间、精力。制度体系越完善、管理越透明,就越容易引进新的资本,也为日后上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市公司就是公众公司,就要接受大众的监督,目标是要做到“产权清晰、决策科学、执行力强、责权分明、管理规范、财务透明、奖罚得力、分配合理、员工尽责、监督到位!”
5、扩大企业的规模和利润。发展主营业务,做大企业规模,逐步符合上市公司资产利润增长的要求。
6、打造核心团队。
上市前企业副总裁以上的高层管理人员,在公司连续服务的年限是考核团队是否稳定的指标,团队成员之间要有互补关系,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7、上市前人力资本的股权确定。
所有上市公司在上市前都要建立高级职业管理层股权激励制度,这就是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这些股份被誉为“金手铐”,高级职业管理层通过为公司服务成为公司的主人,持有一定股份,当然不一定是大股东。公司董事会要把这些相关方案逐步制定出来。
8、引进战略投资者。
引进战略投资者、风投、产业基金,进一步扩大资本,最实现IPO上市的成功。
9、上市前的准备工作。
三个多小时的咨询时间一晃而过,朱博士的专业指导帮助刘总理清思路、解除困扰,刘总感叹: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企业上市不是梦!
刘总表示回去立刻按朱博士指导意见操作,同时希望能聘请朱博士为企业的长年顾问。
我们也衷心祝愿企业的上市之路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