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月1日的临近,已有多家基金公司陆续发布分级新规实施的风险性提示公告。去年11月底,为加强分级基金业务管理,上交所、深交所分别发布了《分级基金业务管理指引》,《指引》规定:自5月1日起,购买分级基金,需满足最近20个交易日名下日均证券类资产不低于30万;到营业部现场以书面方式签署《分级基金风险揭示书》方能开通权限;未开通权限的投资者,在2017年5月1日后,将无法再进行分级基金子份额买入或基础份额分拆行为,已持有分级基金子份额,只能卖出。
新《指引》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
一是完善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要求。满足30万元证券类资产门槛条件、通过综合评估并签署《分级基金投资风险揭示书》的个人和一般机构投资者可申请开通分级基金子份额买入和基础份额分拆的权限。
二是强化了风险警示措施。对可能或已经发生下折且B类份额溢价较高的分级基金,基金管理人应发布风险提示公告,会员应按照上交所业务规则的有关规定,及时向投资者警示风险。
三是完善了投资者教育制度。基金管理人和会员应加强投资者教育,充分揭示分级基金的投资风险,妥善处理相关矛盾纠纷。
四是明确了投资者责任和义务。对参与分级基金交易的投资者来说,应遵循买者自负的原则,配合会员提供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证明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
此外,《指引》还进一步明确了分级基金折算业务流程,便于投资者准确了解分级基金的折算机制。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2016年12月的数据,证券账户流通市值在10万元以下的自然人占比达到72.29%,50万元以下的自然人占比达到93.61%。粗略估算,账户满足30万元以上的自然人账户可能只有20%左右。
5月1日分级新规的出台已然把大部分对分级风险不知情的散户挡在了门外,而仍有意愿购买分级基金的投资者,一定要充分了解分级基金在牛熊市的业绩表现,清楚投资风险,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