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种渠道、200+方法
破解融资难的终极密码
九月的深圳大学城清华校区,一场关于企业生存与突围的智慧交锋正在上演。中国资本策划研究院院长朱耿洲博士再次站上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工商企业家研修班的讲台,为来自大湾区的企业高管们带来《企业融资策划与投资决策》的实战课程。
一、融资破局:从“求钱若渴”到“运筹帷幄”
“企业家将企业融资策划好、资本增值裂变的过程,就是企业经营做强做大的过程。”朱耿洲博士开宗明义指出。在当下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企业融资已从单纯的“找钱”升维至系统性资本策划能力,这正是当代企业家的核心竞争力。
课程中,朱博士直击企业痛点:
二、36计实战武器库:非银渠道占80%
朱耿洲博士带来的36种主要融资渠道与200多种实战方法,颠覆了学员对融资的认知。尤为关键的是,其中80%为非银行融资渠道,更有十余种创新融资方法属首次系统披露。
融资类型 | 典型渠道 |
内部融资 | 留存收益、资产变现、供应链优化 |
债权融资 | 商业信用融资、融资租赁、债券发行 |
股权融资 | 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众筹、IPO |
政策型融资 | 政府基金融资、专项补贴、PPP合作 |
创新融资 | 知识产权质押、数据资产融资、节税策划融资 |
案例点睛:创业时投入现金几乎为0,经营10多年成功IPO,目前公司市值1400多亿,创业者身价市值430多亿,怎样做到的?
三、四维融资战略:精准匹配企业基因
朱耿洲博士强调,融资绝非套用模板,必须基于企业特质定制策略:
1.发展阶段适配
2.组织形式匹配
有限责任公司善用股权融资,股份制企业发力资本市场,个体工商户聚焦商业信用融资。
3.行业特性契合
4.资本工具组合
“用100万撬动100亿的关键,在于融资策划的精妙组合。”通过融资租赁降低设备投入、用供应链金融盘活应收账款、以股权融资换取战略资源,形成资本乘数效应。

朱耿洲老师与深圳清华工商班学员们
四、融资策划的8层利润:超越传统盈利模式
课程现场,企业家们经历了一场思维革命——融资策划不仅解决资金需求,更能创造8层利润:
1.资金成本差价收益
2.税务筹划节流收益
3.资产估值溢价收益
4.产业链整合协同收益
5.政策红利转化收益
6.风险对冲稳定收益
7.资本运作倍数收益
8.品牌信用增值收益
“掌握资本策划的企业,赚的不再是单一产品的差价,而是生态系统的价值红利。”一位学员在课后分享中感慨道。
五、资本时代的企业家必修课:从“掌柜”到资本家
朱耿洲博士的课程传递出清晰的时代信号:当资本成为最核心的生产要素,企业家必须完成双重进化:
·从“生产经营者”升级为“资本策划者”
精通融资策划、并购重组、市值管理等资本工具
·从“产品思维”跃迁至“资本思维”
用资本纽带整合技术、市场、人才资源,实现指数级增长。
正如一位学员所言:“过去我们埋头做产品,现在才明白企业最大的产品是自身价值,而融资策划就是最锋利的价值雕刻刀。”
结语:融资的本质是资源配置的艺术
两天的课程落幕,但企业家的资本实践才刚刚启程。朱耿洲博士的“企业融资策划与投资决策”不仅是一套方法论,更是一种思维革命——它揭示出:融资有时不一定是融钱,还有融人脉,融市场、融资源、融知识、融技术、融品牌。要善于整合资源、经营创新,构建融资生态圈,打造异业联盟,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才是融资的真正方法与目的。当大湾区企业家们带着36种渠道、200多种方法回归企业,一场以资本为引擎的产业升级浪潮正在蓄力。
资本永不眠,唯策划者胜。
(本次课程是资本策划研究院“融资策划36计”全国大巡讲第8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