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名师专栏
当前位置:
对话朱耿洲博士: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构建资本赋能新生态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夏天 | 发布时间: 2025-02-27 | 118 次浏览 | 分享到:

2月17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引发广泛关注。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不少新亮点可圈可点: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92%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有42万多家,占比超92%;在出口强劲的“新三样”中,民营企业贡献超过一半;世界500强中,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2018年的28家增加到34家。在中国经济深化结构性改革、中小企业加速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中国资本策划研究院(CCP)院长朱耿洲博士接受本刊专访,深度解析其独创的“融资策划36计”实战体系,并展望未来十年中国资本服务行业的创新方向。

一、理论破局:从“融资难”到“资本驾驭力” 

记者:您提出的“融资策划36计”被业界称为“中小企业融资实战圣经”,其核心突破是什么?

朱耿洲:传统融资理论往往聚焦单一工具(如银行贷款、股权融资),而企业真实的融资需求是动态、多维的。我们的体系首次将法律合规性、金融工具组合、企业生命周期三要素深度融合,形成多套可拆解、可复用的场景化方案。例如,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我们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政府产业基金杠杆”的组合拳,帮助某企业3个月内实现2.8亿元融资,成本较传统渠道降低40%。

核心数据:截至2024年底,CCP认证资本策划师已服务超600家企业,融资成功率提升至89%(行业平均为52%),融资成本平均压降18%。

二、实战进化:从“专家门诊”到“产业赋能平台” 

记者:您主导的“企业融资专家门诊”模式运行17年,如何应对当前供应链金融、数据资产质押等新趋势?

朱耿洲:我们正在从“单点咨询”升级为“生态赋能”,必须将数据资产提升至战略资源层级,建立专职管理团队;深度捆绑产业龙头与地方政府,获取数据开放特权;每年投入不低于营收3%的资金用于金融科技基建。通过技术穿透、生态重构、合规护航、人才升级的四重变革,“企业融资专家门诊”正从解决资金缺口的“急救站”,进化为驱动产业变革的“资本引擎”,这一进化路径为传统服务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范本。

三、未来十年:资本服务的“三重构”趋势

朱耿洲预判: 

工具重构:数据资产将从“辅助增信”变为核心抵押物,2027年前或催生万亿级数据金融市场;

主体重构:地方城投平台、产业龙头将主导“产融结合体”,中小企业的融资入口从银行转向产业生态链;

人才重构:企业家需掌握“金融+科技+产业”三角能力, 每个企业家都应该是自己企业的资本策划师。

四、政策建言:建立“四级融资安全网”

朱耿洲呼吁构建分层支持体系:

国家级:设立中小企业数据资产确权中心,破解估值难题;

省级:推广“财政资金+担保+风险补偿”联动模式,扩大风险容忍度;

市级:打造区域性产融对接数字平台,实时匹配资金供需;

企业级:强制要求中型以上企业配置专职资本策划岗位,提升内生金融能力。

结语:从破解单个企业融资难题,到推动整个资本服务生态进化,朱耿洲博士的实践印证了一个真理——在不确定性时代,唯有系统化的资本驾驭能力,才是企业穿越周期的终极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