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名师专栏
当前位置:
用资本策划助力房企摆脱资金困境——朱耿洲博士为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大湾区房地产与产业发展战略研修班》授课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夏天 | 发布时间: 2024-12-03 | 49 次浏览 | 分享到:

初冬的深圳,阳光温暖,气候宜人。11月30日-12月1日,资本策划研究院院长、著名资本策划实战专家朱耿洲博士受邀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大湾区房地产与产业发展战略研修班(第34期)》,以《房地产融资策划36计》为主题,进行了两天的精彩讲学。朱博士分享地产趋势,解锁地产企业融资新策略,指出房企必须借助资本策摆脱资金困境,走出运营低谷,实现可持续发展。

朱耿洲博士为清华大学《大湾区房地产与产业发展战略研修班》学员授课

反思房企暴雷,前瞻预测救赎

进入2024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多项政策落地。如何看待当前及今后的房地产行业?朱耿洲博士分析认为,中国地产市场正逐步从过去的高速增长模式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方式。2024年全国范围内房产市场政策主要着眼于促进高质量发展,聚焦于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缓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确保交楼工作顺利进行和推进“三大工程”建设。

为此,课程上朱博士给出了自己的前瞻预测:“二十大”后未来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20大”特征——租购并举、租售同权,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房住不炒,一城一策,差别化调控,建立建全长效机制,将成为房地产长期政策;房地产市场坚持两条腿走路,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双轨制;养老、物流、旅游、休闲等商业地产、产业地产将火爆。传统的商业写字楼和工业厂房将大量突围过剩,田园+养生+康养的模式前景远大;房地产企业面临更残酷的行业洗牌,行业集中度将越来越高,超过2/3的中小型房地产开发公司将名存实亡,未来房地产市场是国企、央企、大房企的天下,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越来越难。高杠杆的、城市品牌影响力比较弱、综合实力比较差的中小房地产企业面临淘汰。

针对目前房企如何完成“保交楼”,朱博士提出“保交楼”融资破局18招——首先钱可以从开发商中来,比如防止挪用、预收资金专款专用,在其它投资上变现处置,项目的转让、收购并购、未开发的土地重新拍卖,或通过项目破产重组、股权投资进行转让,换回资金;以及,银行要承担社会责任,对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进行信贷支持,确保配套融资。

“展望未来,房地产市场的稳步发展依赖于政策的有效配合和市场主体的积极响应。但要警惕政策落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地前进。”朱博士如此前瞻预测。

认真聆听的学员们


解锁地产企业融资新策略

朱博士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融资环境时指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日益丰富,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当前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如何创新融资方式,提高融资效率,用资本的力量助力企业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针对地产企业融资困境,朱耿洲博士重点围绕当前地产行业融资方法与运作策略进行了深入讲解,旨在帮助房地产企业走出低谷,实现可持续发展。

朱博士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了房地产融资的新方法与策略:

1. 多元化融资渠道:房地产企业应充分利用银行信贷、债券、股权、基金等多种融资工具,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这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2. 创新融资产品:房地产企业可以尝试发行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房地产资产证券化(ABS)等创新融资产品,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门槛。

3. 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房地产企业应与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发融资产品,实现互利共赢。

4. 提高企业自身素质:房地产企业应注重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优化财务结构,增强融资能力。同时,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金融风险。

5. 政策支持:房地产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动态,充分利用政策优势,降低融资成本…

朱博士的讲解,为房地产企业提供了全新的融资思路。他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房地产企业只有不断创新融资方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天的学习,让学员们对房地产融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风雨兼程见彩虹,磨刀不误砍柴工。正如朱耿洲博士所说:房地产企业与行业发展低谷时候,正是大家充电加油磨刀思考好时机,以提高房地产领域资本策划的自身战略认知高度,把握资本策划实战核心技能,为明天站得更高、走得更远,为未来“剪羊毛”“磨剪刀”!

(本期是中国资本策划研究院“融资策划36计”全国大巡讲总第8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