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融资策划和资本运作资讯及案例
当前位置:
新三板改革迫在眉睫: 精选层才是“开门”金钥匙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作者:姜诗蔷 | 发布时间: 2019-03-14 | 512 次浏览 | 分享到:

  “新三板目前唯一的好处就是分红免税,但最早一大批企业进行过融资、做市,目前面临的退出问题十分困难。”3月13日,华东某新三板公司董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两会,包括中泰证券董事长李玮、翔宇药业(832276.OC)董事长林凡儒、赛莱拉(831049.OC)董事长陈海佳等代表委员均提交了关于新三板改革的议案,对新三板市场改革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其背景是,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低迷,融资功能几乎丧失,甚至有不少公司积极寻求摘牌机会。数据显示,3月13日,三板做市指数收报769.38点,而在2018年,三板做市指数12个月均为收跌状态。


  两会代表委员积极提议


  今年,中泰证券董事长李玮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提高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的建议》的议案,他建议应深化新三板市场改革,充分发挥新三板市场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的制度优势,提高中小微企业服务能力。


  事实上,去年李玮也就新三板制度完善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今年,李玮在引入公开发行制度;丰富做市商类型,在部分公众化程度较高的公司实施连续竞价机制;下调新三板合格投资者准入标准,增加投资者数量;按照公众化水平等指标新设精选层等方面进一步提出建议。


  在他看来,目前新三板市场实行小额定向发行融资安排,缺少公开发行制度,影响了市场流动性和定价功能的发挥。在现行定向发行制度之外,在新三板推出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制度,由证券公司进行保荐承销,满足挂牌公司多元化的融资需求,提高市场融资效率。


  针对流动性难点,李玮亦提及放开创新层公司集合竞价每日撮合5次的限制,丰富做市商类型,在部分公众化程度较高的公司实施连续竞价机制,完善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林凡儒亦指出,新三板市场目前的流动性枯竭,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市场流动性的持续下降导致投资者参与热情减退,进而使挂牌公司融资难度大幅增加;流动性不足还导致投资方在估值定价时要求流动性补偿,挂牌公司在发行融资时议价空间不足,融资成本提升;以及投资者市场信心不足、一级市场融资情况进一步恶化对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功能造成了负面影响,削弱了新三板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


  至于具体措施,全国人大代表、工大高科(834182.OC)董事长魏臻则建议进行合格投资者制度改革,降低个人投资者门槛,适当管理和引导机构投资者。


  在他看来,“新三板应围绕‘理性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认知能力来进行合格投资者制度改革。结合深化新三板改革的有关举措,针对不同市场层次和企业风险外溢情况试行差异化投资者准入安排。”


  市场期待精选层


  “大家对股转公司这一年多来的改革,总体还是很正面的观点。比如对上港股、A股的企业,新三板专门出台新规和联交所签署备忘录、开启三类股东清理通道等,这种比较开放和积极的态度与实际的创新、改革措施,为企业提供了不少方便。”3月13日,泽生科技副总经理陈艺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新三板的一些现有不足,可能还需要市场、企业和股转公司更好协调沟通来制定措施继续推进改革。另外在港交所和科创板等新板块出现后,新三板可能也需要思考在资本市场中新的定位。”陈艺文认为。


  前述董秘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有三条建议,应该打开新三板挂牌三年以上的创新层直接转板科创板的通道;应该降低创新层交易门槛至100万;应该设立创新层指数基金,推出三板创新指数基金。”


  除此之外,备受期待的精选层也是市场人士关注的重点。


  3月13日,南山投资创始合伙人周运南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唯有精选层才是解决当前新三板困境的金钥匙。”


  在他看来,新三板作为一个新生市场,初创期已经结束,全面改革时机已经成熟,新三板改革已经纳入国家的战略部署,目前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改革总体思路就是通过市场的精细化分层和更加清晰的差异化制度安排,聚焦提升市场融资能力和流动性水平。


  此外,为配套精选层的推出,或将落地一系列的差异化制度安排,包括推进发行制度改革、完善交易制度、丰富市场准入、完善信披和监管,完善挂牌公司信息披露标准,提高信披质量,对精选层出台更严格的信披监管条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