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融资策划和资本运作资讯及案例
当前位置:
海航集团:海航野蛮生长模式应引以为鉴
来源:证券日报 | 作者:证券日报 | 发布时间: 2022-01-15 | 559 次浏览 | 分享到:

    事件:海航集团重整尘埃落定

    2021年年初,海航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集团收到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出的《通知书》,主要内容为相关债权人因我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申请法院对我集团破产重整。

    两个月后,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根据相关管理人的申请,法院于2021年3月13日依法裁定对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等321家公司进行实质合并重整,并于同日指定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担任海航集团等321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管理人。

    当时,共有三家企业参与了海航航空主业资产的竞购,分别是均瑶、复星和辽宁方大。辽宁方大此前并不被市场看好。比起辽宁方大,竞争对手均瑶和复星系在产业协同方面均具有更大优势。但三家企业进行了最后一轮报价,最终辽宁方大胜出。

    2021年9月12日,*ST海航发布了《关于海航集团航空主业战略投资者招募进展的公告》。公告显示,目前,管理人已经确定海航集团航空主业战略投资者为辽宁方大。

    2021年10月31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核裁定批准通过后予以公告,目前海航控股及十家子公司已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公司将在法院指定的管理人的监督下严格按照法院裁定的重整计划内容执行公司重整工作,相关程序依法合规。

    2021年12月8日,海航集团发布公告,海航航空经营管理实际控制权利正式移交至战略投资者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

    2021年12月16日至17日,A股海航系重整上市公司*ST海航、*ST基础、*ST大集,以及非重整上市公司海航投资、新三板挂牌公司海航冷链,相继发布公告,称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此次立案调查是常规动作、标准流程,旨在解决历史合规问题。此次公告中的“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应是针对上述海航自查结果在监管流程上的补充和追溯。接下来,上市公司会积极配合监管机构进场调查,尽快配合履行完监管处罚程序。

    观察:海航野蛮生长模式应引以为鉴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几年的海航集团可谓占尽了头条和热搜,从各种传闻沸沸扬扬,到最终尘埃落定,在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的帮助下,海航集团万亿元债务危机终于得以解决。

    目前,海航航空主业板块经营管理实控权已正式变更,已开启历史新征程;*ST基础引入海南最大国资海发控,按机场+免税业务战略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业务转型提速;*ST大集的重整计划中也预留了用于引战的转增股票。

    一位长期从事不良资产投资的人士表示,海航集团下属三家重整的上市公司不单单是一次简单的债务重组,是对海航集团历史上野蛮生长、失范运作的彻底摒弃和改革。本次重整是一次股权、资产、债务、管理及业务的全方位重组,目的就是要与过去划清界限,重新开始,建立健全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避免重蹈覆辙。

    战投进入后,实控人变化预示着海航将告别过去野蛮生长的模式,通过实施重整计划,一揽子解决历史合规问题,相关上市公司即将迎来“脱星摘帽”,实现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这也是监管及市场各方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组长、海航集团党委书记顾刚曾表示,重整后老股东团队及慈航基金会在海航及成员企业权益将全部清零,不再拥有相关股权。这既是法治化、市场化破产重整的法律要求,是股东必须承担的基本责任,也是该企业野蛮生长带来的必然后果。

    海航的破产重整系迄今最大、最复杂、最重要破产重整案之一,引发社会与市场的强烈关注。

    从2017年底爆发流动性危机到现在已经历时4年。虽然前期海航多次“自救”,但终因沉疴太重、病入膏肓,不仅没能化解风险,而且还转为严重的债务危机。

    海航陷入如此境地,主要原因就是不专心经营主业,而是将大量资金用来“买买买”。从2015年到2017年,海航大举买入了海外酒店、金融机构和写字楼的股份,累计投资高达400亿美元,从中国买向全世界,从关联产业买到毫不相干的资产,盲目扩大规模,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海航内部也曾反思,在高速成长的时期没有摆脱野蛮生长问题,由于经验不足,偏离主业扩展速度太快,心太急想打造一个世界级航空大集团。结果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中应对不足,自身没有准备好。

    实际上,像海航一样利用金融杠杆、资产腾挪等手段,进行盲目扩张的企业并不是少数。2021年也有恒大、紫光等企业暴露出了类似的问题。一方面,一定要吸取教训,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稳步发展主业才是正道,野蛮生长模式应引以为鉴。

    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万亿元资产的民营企业,海航最终依靠市场化方式处置资产、破产重整应对债务压力,循序渐进地实现重整转身,对目前已经面临资金困境的企业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