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融资策划和资本运作资讯及案例
当前位置:
新三板是如何做好风险防控
来源:网络 | 作者: 网络 | 发布时间: 2021-06-30 | 512 次浏览 | 分享到:

面对众多挂牌公司,新三板是如何做好风险防控的?

分层管理制度有助于实现风险的分层管理。同时,我们要积极探索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监管和风险控制体系。一是按照“科学监管、分类监管、精准监管”的要求持续加强监管制度机制建设,坚持以信息披露为中心、以规则监管为依据健全和改善市场自律管理,对挂牌公司实施分类监管和分层监管;目前新三板已形成了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部门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为基础、以市场自律规则为主体的制度体系,初步构建了行政监管与自律管理的信息共享、监管协作、案件查处的分工协作机制及风险处置机制。二是着力推进科技监管,上线信息披露智能监管系统(利器系统)和新一代监察系统,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从风险识别、监测和应对全方位完善防控体系。三是持续强化市场培训,以常态化的市场培训服务机制带动监管延伸。

在中小企业风险防控的问题上,我们特别需要考虑成本问题。因为规范是市场的根本,但是规范都需要成本。我们既要解决好中小企业的公开透明问题,又要探索怎么能够尽可能压低这方面的成本,因此,我们根据中小企业特点,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纵向分层次、横向分行业的差异化信息披露制度体系,提高信息披露效率,降低企业信息披露成本和投资人信息搜寻成本。


新三板挂牌公司流动性不足一直是市场关切的问题,应如何客观看待这一问题?

流动性问题的确一直很受大家关注。资本市场的本质是交易,评价市场交易效率的就是流动性。流动性是金融资产的变现效率。新三板刚设立的时候,实行的是协议交易。协议交易的市场是很难起到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这两个核心作用,也就谈不上流动性问题。2014年,我们引入了做市商制度;2018年,又实施了集合竞价制度;今年,在精选层引入了连续竞价制度,促进交易价格更加公允。

大家应该认识到,制度供给是一方面,影响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的另一个因素是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一是股权集中。公司挂牌时没有经历IPO,股份分散度较低。二是知名度不高。多数新三板企业分布在产业链的细分领域,在知名度方面没有太多优势。三是股本规模小,与大机构投资者的配置需求不匹配。四是中介机构服务意愿不高。与服务大型企业、成熟企业相比,中介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成本收益不平衡。

进一步改善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还须增加投资者群体、优化投资者结构。本次新三板改革,实施差异化投资者准入标准,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资产要求分别为200万、150万和100万;引入公募基金、QFII/RQFII,明确公募基金投资精选层股票相当于上市股票,存量基金把精选层纳入投资范围可豁免召开持有人大会。交易制度方面,精选层实施连续竞价交易,创新层和基础层集合竞价频次较改革前提高5倍,保留做市交易。目前,合格投资者数量已从改革前的22万户上升到165万户,投资者结构也开始多元化,市场流动性已经有所改善。但我们也要应认识到,制度落地并不意味着就会立刻见效,市场有一个培育的过程。接下来,我们会推出精选层的混合交易等改善流动性的措施。相信随着新三板改革创新的持续推进,积极效应会进一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