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融资策划和资本运作资讯及案例
当前位置:
前三季度宏观杠杆率上升7.4个百分点 稳增长需优化杠杆结构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作者:杨志锦 | 发布时间: 2019-11-09 | 305 次浏览 | 分享到:

  去杠杆背景下,宏观杠杆率的变化备受关注。宏观杠杆率的测算方面,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报告较权威。该机构最新发布的三季度宏观杠杆率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9年三季度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继续保持平稳态势,由二季度末的249.5%升至251.1%,环比上升1.6个百分点。


  具体看,前三季度实体经济杠杆率分别上升了5.1、0.7和1.6个百分点,共计7.4个百分点。报告预计,全年看实体经济杠杆率升幅在8-10个百分点。此前的2018年,宏观杠杆率微降0.3个百分点。


  “如果从稳增长的角度看,这样的升幅并不算高。比如2009年宏观杠杆率的升幅就达到了31个百分点。”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晓晶表示。


  张晓晶表示,经济稳增长,宏观杠杆率仍需继续发挥助力。不过,仅靠加杠杆是不够的,而是要在调整宏观杠杆率内部结构上做文章。同时应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部门杠杆率均有增加


  从前三季度杠杆率累计增长来看,居民部门上涨了3.1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部门上涨 2.0个百分点,政府部门上涨2.2个百分点。“相比于过去的杠杆率增长态势,今年前三季度政府部门杠杆率的上涨幅度较为瞩目,但这也符合市场关于政府要加杠杆的政策预期。”张晓晶称。


  具体看,居民部门杠杆率持续上升,同比增速略有下滑。报告显示,居民部门杠杆率从2018年末的53.2%增加到2019年三季度的56.3%,累计上升3.1 个百分点。而2008-2018年十年间年均增幅为3.5个百分点。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固收首席分析师黄文涛称,自2017年房地产调控趋严以来,商品房销售周期出现钝化,导致以购房贷款为主的居民杠杆增长持续放缓。


  中国央行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为29.05万亿,同比增速为16.8%,这一增速相比去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相比2017年同期回落9.4个百分点。


  “历史上房地产销售2-3年的周期波动与政策的周期性放松、收紧高度相关。如果当前的‘房住不炒’调控能够一直保持定力,那么房地产中短周期可能被持续熨平。”黄文涛表示,“房地产销售的平稳运行或导致居民部门杠杆向长期均值回归,当前居民债务水平的增速还有回落空间。”


  企业部门(不含金融企业,下同)杠杆率则保持相对稳定。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末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55.6%,相比去年同期上升2个百分点,但相比历史高点(2017年3月)已回落5.8个百分点。


  目前企业部门杠杆率是三个部门中最高的,也是去杠杆需要重点关注的部门。从历史数据上看,企业部门杠杆率在2008年后快速升高,但2017年来保持稳中有降的态势,并且结构出现优化。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分别减少了1028亿、5138亿和5224亿元,但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这意味着企业融资结构的改变,而这将有助于缩短融资链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至于政府部门杠杆率,三季度末为39.2%,相比去年末上升2.2个百分点。而在2008-2018年十年间,政府部门杠杆率的年均增幅为0.2个百分点,因此今年政府部门的杠杆率上涨较快,但也符合市场预期。


  具体来看,主要是地方政府杠杆率上升较快。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额度为3.08万亿,相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万亿。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各地已组织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30367亿元,占全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98.6%(一般债券发行9070亿元,完成限额的97.5%;专项债券发行21297亿元,完成限额的99.1%)。换言之,2019年新增地方债已基本发行完毕,对稳投资、稳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优化杠杆结构


  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内容之一。通过债转股、僵尸企业出清等方式,中国宏观杠杆率高速增长的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不过今年前三季度杠杆率上升了7.4个百分点,增速有所加快。


  稳增长必须要有宏观杠杆率的支撑,而宏观杠杆率的上升又意味着风险加剧。如何取得稳增长与稳杠杆之间的平衡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张晓晶表示,从稳增长的角度看,宏观杠杆率仍需继续发挥助力。不过,仅靠加杠杆是不够的,而是要在调整宏观杠杆率内部结构上做文章。


  具体来看,居民杠杆率仍需保持稳定。“居民杠杆率升幅仍处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重要的是,考虑到居民杠杆率与房价的密切关系,居民杠杆率的稳定也保证了房价的稳定。”张晓晶称。


  企业部门去杠杆需更有针对性。 依据BIS测算数据,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在主要经济体中是最高的,而 企业负债、杠杆太高,往往引致银行出问题,而银行出问题通常意味着经济出问题,这一隐含风险值得关注。


  过去两年,企业部门杠杆率有所下降,但主要由民企去杠杆带动。因此, 未来企业去杠杆主要是国企去杠杆,而 国企去杠杆的对象主要是僵尸国企和融资平台。市场机构预计,融资平台隐 性债务大约在30万亿左右,这部分债务 有待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盘活存量资产等多种方式化解。


  政府部门加杠杆需要相应的制度 配合。比如中央政府加杠杆,可能需要 容忍赤字率的有所上升。地方政府加 杠杆意味着专项债规模增加,因为专项债可不计入赤字。


  专项债于2015年首度发行,当年发行1000亿。2016年、2017年,其发行量 分别扩张到4000亿、8000亿,2018年首度超过1万亿,2019年扩张到2.15万亿, 市场预计2020年专项债发行规模将超过 3万亿。


  黄文涛称,未来一段时间政府部门 加显性杠杆或仍是宏观杠杆率的主要增长点。一方面减税降费政策的进一步落 实,广义财政赤字仍可能上升,带来政府


  部门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提前下达的2020 年专项债额度有望在明年初集中发行, 推高地方政府显性杠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