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融资策划和资本运作资讯及案例
当前位置:
一线调研:民企融资如何破题“首贷难”+“科技企业抵押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作者:顾月 | 发布时间: 2019-11-01 | 271 次浏览 | 分享到:

  10月21日开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北京、德州、青岛等地走访了三天,围绕民营企业融资状况开展调研发现,民营小微企业大多“首次贷款获得度低”、科技类小微企业缺少抵押物而难以授信等融资痛点。


  但实际上,这些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民营小微企业,却为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一直是近年来金融市场的重要话题。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曾表示:“今年以来,小微企业贷款保持了量增、面扩、结构优化的特点,民营企业贷款的增速、增量和占比方面均高于上年同期,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与之相应的,记者发现,多地的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探索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解决方案。


  民企如何获得首次贷?


  中国人民银行德州市中心支行行长崔金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般而言,民营、小微企业获得首次贷款是最难的,如果小微企业一旦获得首次贷款,随后获得第二次贷款的比例是76%,获得四次以上贷款的比例是51%,后续融资的可得率比较高。


  “首贷难的原因,除本身的宏观环境和经营风险外,一是一般民营、小微企业的财务账户不规范,有些还存在经营者个人账户和企业账户混用的现象,银企信息不对称,贷款获得率低;二是面对没有贷款记录的民营、小微企业,银行的调查内容、流程也最为繁琐,风险高手续多,贷款获得度低,利率也偏高。”崔金平表示。


  另一方面,多位银行业从业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民营企业财务账户使用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银行企业信息不对称,是银行放贷的主要风险点,也是民营小微企业难以获得首次贷款的重要原因。


  这其实是一个不知道被提了多少次的老问题了,为解决民营小微企业首贷难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德州市中心支行推出了“首贷培植”+“主办行”制度。即通过指导银行主动和民营小微企业在贷款前建立财务合作和银企合作关系,而每家民营小微企业则选择一家银行作为自身“主办行”,承诺开户、结算、融资等主要财务活动由该“主办行”办理,以此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和民营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提高小微民营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以从事SMC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品设计、研发、制造的德州盛邦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民营企业,长期都依靠自有资金进行发展。但今年上半年,盛邦集团因战略调整、生产规模扩大,资金周转面临压力,由于此前从未在银行做过信贷业务,“首贷”给盛邦带来了很大压力。


  “本以为首次贷款会手续繁琐、门槛较高、办理时间较长,没想到从发布融资需求到获得贷款只用了10天的时间,企业就获得了德州银行‘快易贷’信贷产品提供的授信1000万元。”德州盛邦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松伟说。


  据王松伟介绍,公司此前一直与德州银行有联系,并在今年8月同德州银行签署了“主办行合作协议”,这有效增进了银企互信的合作关系,银行不仅能为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同时优先获得主办行优惠政策扶持,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有效性,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截至9月末,德州市金融机构已累计走访、建档培植企业1143家,通过培植获得首贷企业达到1023家,累计贷款金额8.84亿元


  投贷联动助力科技型民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高新科技企业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但实际上,因为科技创新类企业普遍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且创立初期缺乏抵押物和担保,其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民营企业中尤其突出。


  “从银行角度而言,银行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信贷投放的利息收入无法覆盖风险,且银行在承担高风险的同时却无法分享企业高速成长的收益,风险和收益不匹配,银行难有放贷意愿。”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副行长顾延善表示。


  如何在推动银行意愿、敢于向高新科技类小微企业放贷,在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又有效扶植小微企业发展?


  对此,青岛市金融机构开始尝试“投贷联动”模式,即要求有融资需求、符合相关条件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通过提供投资机构的投资协议或认股承诺,由投资机构承担信贷金连带偿付责任,经依法具有担保、保证功能的机构增信获得银行贷款,且青岛市科技局、市财政对投保贷业务支持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进行贷款贴息。


  “这个模式对企业来说,这可以将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变为融资支持,且贴息后融资成本仅3.18%左右,财务负担低;对于银行来说,这个模式有企业+担保+创投三重保障,风险更低;对于创投机构来说,机构前期无需进行实质性资金投入,只需通过对银行信贷资金做出代偿保证,即可获得企业的部分股权。”顾延善表示。


  青岛东卡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陈希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说,公司以核设施退役、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服务为主营业务。2018年下半年,公司所在的行业处于转折关键期,由于几个大项目的投入和费用增加,出现流动性紧张。但公司属于轻资产的高新技术类企业,通过抵押贷款来融资比较困难。而青岛银行在对公司业务进行评估后,认为公司技术能力强、竞争力强,最终结合公司估值、未来规划和融资需求等,按照投贷联动的方式,进行银行融资1000万元。


  “华商汇通公司给我们企业进行了创投担保,从青岛银行融资1000万元,我们则给予了华商汇通一定的认股权,达成条件后可以入股我们企业。”陈希胜说,“这份贷款有效补充了企业的流动资金,保证公司此后顺利签约了行业内首个核设施退役公开招标项目,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央行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普惠小微贷款持续快速增长,且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信用贷款的占比有所提高。数据显示,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是11.3万亿元,同比增长23.3%,信用贷款在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的占比为12.6%,比上年末提高了3.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