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商品征收245%的关税!4月16日上午,美国白宫网站显示:中国现在由于报复性行动,面临来自美国的245%的进口关税。美国简直疯狂至极。当然,我们就当着看是又一次国际笑话了。
不过,这也正好再次说明:在高调宣扬“美国优先”与“强硬政策”的背后,美国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然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了反响,特别是在中国的强硬回应下,美方彻底陷入了困境,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宣告结束的地步,斗争还在继续;也更加说明:我们的125%反制关税措施,也可能还没真正打到美国的痛处!
到底什么才是美国的痛处?那今天就给大家聊聊,我们认为,打蛇要打“七寸”,关税反制应从美国“服务贸易”下手——即既要从当前的“货物贸易”回应,更要从“服务贸易”反击!
一、美国是全球“服务贸易”的最大受益者
一般来说,国际贸易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货物好理解,主要就是商品实物。服务贸易是国与国之间以 服务产品 为对象的交易,涵盖金融、教育、技术等等12大领域 “无形商品”,通过跨境服务、境外消费等四大模式实现。与货物贸易的 “有形实物” 形成互补。
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美国在货物贸易方面虽然常年逆差,但在服务贸易领域却占有很大的优势。
据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近期发表《美国是贸易大赢家》一文,以翔实的数据和分析,揭示了一个被美方刻意忽视的真相:美国不仅是全球贸易体系的受益者,更在服务贸易等领域占据绝对优势。美国通过开放市场、知识产权输出和资本流动,持续获得超额利润,收获了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与全球影响力的显著红利。
按照伊维拉提供的数据,2023年,美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突破1万亿美元,占全球服贸总额的13%。在这一领域,美国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都存在贸易顺差。而且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2024 年美国服务业贸易顺差增长至 2930 亿美元,较 2023 年增长了 5%,较 2022 年增长了 25%。
此外,美国在高价值服务领域优势更加明显:其中,知识产权使用费和许可费年收入逾1440亿美元,远超其他国家。
二、在中美服务贸易领域,美国对华享有巨额顺差,美国“七寸”在哪里?
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2025 年 3 月数据,2024 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达 2941 亿美元(近2万亿人民币,同比 + 5.6%),占其全球服务贸易总顺差的 35%,光是中国留学生和游客,每年就给美国送去超800亿美元(约合5800亿人民币)!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赚的版权费,能顶国产电影全年票房的一半! 中美服务贸易领域呈现 “美国技术输出、中国服务输入” 的典型特征。
根据中方白皮书及世贸组织数据,近三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呈现显著顺差,主要集中在旅行、知识产权使用费及运输服务领域。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七寸”在哪里?就是这三大领域。而美国的服务贸易顺差,主要靠三招“吸金大法”:
①知识产权霸权:一部iPhone,中国工厂只赚40块加工费,美国靠专利和品牌躺赚960块!
②教育收割机:中国留学生每年贡献超600亿美元,但美国却对中国学生签证设卡,甚至限制科技专业!
③旅游医疗虹吸:中国土豪去美国旅游、看病,一掷千金,但美国人来中国消费的连零头都不到!
如果说“打蛇打七寸”,中国对美国的关税战,就应该瞄准中美服务贸易的这三大领域下手!
三、中国“打蛇打七寸”的反制策略
首先要对美服务贸易,如对美教育、影视、专利领域加征关税,如出台加税后的4月10日,迪士尼股价单日暴跌6.79%。
其次全面扶持国内服务产业升级:如扶持国产电影;如《流浪地球》票房破40亿,《哪吒之魔童闹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两部作品票房突破200亿元等;还有华为鸿蒙系统技术升级突围,取代安卓具有更大的设备兼容性,其能够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汽车、家具等多种设备领域。更为重要的是,鸿蒙系统能够构建起无缝统一连接,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第三是内需替代:发放文化消费券和旅游设施大幅度减免门票,完善医保体系,推动“国人游中国”,释放国内老百姓文化服务领域消费潜力;同时,延长对国外旅客免签时间和“即买即退税”一系列开放引流政策,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到中国旅游、到中国消费、到中国退税购物物美价廉!
第四是服务贸易规则的博弈,大力推动跨境贸易货币互换及人民币跨境结算(CIPS),积极参与和推动WTO服务贸易协定修订,争取更多的全球服务贸易规则的话语权和制定权。
结语:国际服务贸易战本质是国际服务贸易技术规则主导权的争夺。中国需以"技术升级突围+规则重构+内需激活"三管齐下,“打蛇打七寸”有针对性地对美国服务贸易的这三大领域下手!力将美国服务贸易顺差从2930亿美元压缩至合理区间,实现中国从"世界工厂"再到"全球服务中心"的双赢,这就是当前打赢中美关税战的又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