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六天实战讲学
既8月14、15日在山东财经大学、16、17日在北京大学连续四天讲学后,中国资本策划研究院(CCP)院长朱耿洲博士不辞辛劳,又马不停蹄飞往上海,于8月18、19日两天为“清华大学投融资总裁班”激情授课。连续六天,朱博士将融资策划的种子和资本运营的理念豪迈播洒!到本月底,还将有三场次六天的讲学日程正等待着朱博士…
朱耿洲博士在此次上海两天的讲学中谈及了上海中小企业应知应会的融资渠道与方法,就学员普遍关注的、将于本月25日实施的新三板做市商交易方式等问题,与企业家学员进行了充分交流。学员明确了做市商交易方式的作用与意义,更明确了新三板对于中小企业进行资本运作的作用和品牌建设意义,从而力争按新三板挂牌要求,拓展企业融资之术与发展之道!
新三板实施做市商好处多
据CCP了解,新三板做市系统将于今年8月25日上线,挂牌企业将被合理估价,做市商将实施T+0模式。
新三板交易系统正式上线,意味着被市场期待已久的做市商制度即将在新三板正式运营,投资者也将迎来新三板交易的新纪元。
早在今年4月份,“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交易平台”的软件开发和硬件环境建设已经完成,并在4月19日开始进行全网测试。系统交易支持平台分两期上线:5月份已上线的一期将支持挂牌公司股票的协议转让、两网及退市公司股票的集合竞价转让等功能;做市转让功能预计将于8月25日上线。
新三板的做市商业务,其实是指证券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布买卖双向报价,并在其报价数量范围内按其报价履行与投资者成交义务。
做市商(Market Maker)和坐市商是同义词,是指在证券市场上,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独立证券经营法人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向公众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即双向报价),并在该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买卖双方不需等待交易对手出现,只要有做市商出面承担交易对手方即可达成交易。做市商通过这种不断买卖来维持市场的流动性,满足公众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朱耿洲博士认为:新三板做市商交易方式,一是可以加大挂牌企业股票流动性。由于做市商双边报价,不断买卖,从而提高股份的流动性;另外,多个做市商竞争性报价及推介活动,能够激发吸引更多投资者。
二是可以维护股票价格的稳定性。做市商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尽量维护市场稳定。
三是解决股价定价难的问题。双向报价及多个做市商的竞争性报价,将促使报价尽可能接近真实价格。
四是有利对挂牌公司的价值发现,将有助于提高融资效率和成功率。
五是有利于提高在新三板实现并购重组的效率等。
新三板是一座金矿
据了解,上海市截止5月初有92家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仅次于北京市(280家),位居全国第二,比排列第三的广东省(59家)高出约36%,说明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截至今年8月1日,全国挂牌新三板公司达898家,已出函同意挂牌并正办理股份登记等相关手续的企业达217家,而在审申请挂牌企业(即排队企业)达到297家,预计10月份前后,新三板挂牌企业将达到1400家左右。
新三板是一座金矿。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不但可以通过股份转让,定向增发,发行私募债,银行授信等金融工具享受到企业上市融资,规范化治理,品牌提升等诸多好处,更是给中国企业经营者一次由"企业家"向"资本家"转变的最后一次制度性机会。
“但是新三板自扩容以来虽为市场所热捧,但成交量少、流动性弱,这些问题一直饱受市场诟病。因此做市商制度将成为新三板的解困利器。”朱耿洲博士指出。
推出做市商制度后转不转板?
新三板挂牌后转不转板?今年8月1日,证监会在例行发布会上公布了十条措施落实7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第三条提及“支持尚未盈利的互联网、高新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一年后到创业板上市” 。
朱耿洲博士认为,并不是所有挂牌新三板的企业都能符合转板,因大量财务质量并不高的企业也扎堆挂牌新三板,这部分企业肯定无法成功转板、也无法通过做市制度分享资本市场带来的红利。而符合条件的企业因做市商制度的出现,做市的股票交易将会很活跃,这部分企业通过新三板市场融资也会很可观,转不转投创业板还真无所谓。
本期课程由清华大学主办
本期也是中国资本策划研究院(CCP)“融资策划36计”知识体系全国大巡讲总第6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