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CCP新闻
当前位置:
沪港通助力中国资本市场出海——朱耿洲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讲学实录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厦天 | 发布时间: 2014-11-17 | 349 次浏览 | 分享到:

    11月15、16日,中国资本策划研究院(CCP)院长朱耿洲博士再次应邀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金融投资与资本运营总裁高级研修班”学员授课,讲授《融资策划36计(方法与渠道)》。


    11月17日,沪港通将正式开通。这一中国资本市场的“重磅炸弹”难免成为学员关注的热点,朱博士在课堂上就相关问题作解答。


    早在今年4月,朱博士在《融资策划36计(方法与渠道)》的第十七种大渠道“国内股票市场”里就增加了沪港通的内容,对沪港通相关的核心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与解析。





(2014年11月15、16日朱耿洲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讲学)


    前段时间由于香港的政治事件,沪港通延期开通,当时朱博士坚定地指出:“沪港通对中资本市场的发展乃至金融体制的改革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延期是暂时的,决不会无限期搁置” !果然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通,朱博士前瞻性的观点再次得到了验证——绝对正确!


    沪港通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是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


    朱博士指出:沪港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加强两地资本市场联系,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具有以下三方面积极意义:


    第一、有利于通过一项全新的合作机制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综合实力。


    沪港通可以深化交流合作,扩大两地投资者的投资渠道,提升市场竞争力。


    第二、有利于巩固上海和香港两个金融中心的地位。


    沪港通有助于提高上海及香港两地市场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有利于改善上海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同时有利于香港发展成为内地投资者重要的境外投资市场,巩固和提升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第三、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


    沪港通既可方便内地投资者直接使用人民币投资香港市场,也可增加境外人民币资金的投资渠道,便利人民币在两地的有序流动。


    朱博士还列举了一些数据进行说明和分析:


    沪港通开通后内地投资者参与港股通的热情不容低估,粗略估计初期参与“港股通”的潜在资金约有1800亿元人民币。


    沪港通将带来海外新的增量资金和新的投资机会。沪港通启动后,海外投资者投资规模理论上最大可达到9000亿元,相当于A股市值的3.5%左右。”


    朱博士最后强调,沪港通的开通不但是中国资本市场出海的良好开端,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平台,也为证券投资者带来实质性的利好,而且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沪港通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直接提高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投融资兴,企业兴!企业兴,国家兴!


    朱博士精彩的演绎与独到分析获得学员们雷鸣般的掌声!深圳市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黄总发自内心的评价讲出学员们的心:“我是第四次在清华听《融资策划36计(方法与渠道)》这门课,每次听课,都有新的震撼与收获!朱博士的课程不但能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实操性强,而且对国内与国际金融形势分析透彻,富有前瞻性,真是与时先进!”


本期课程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承办
(本期也是中国资本策划研究院“融资策划36计”知识体系全国大巡讲总第6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