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融资策划和资本运作资讯及案例
当前位置:
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董事长兼CEO刘伟:新基建应放开市场准入 降低民间投资门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作者:李振 | 发布时间: 2020-05-19 | 389 次浏览 | 分享到:
  “新基建将成为未来三年中国拉动投资最核心的方式之一。但如果政府不能在考评考核机制上做出改变,极有可能会对‘新基建’带来负面影响。”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董事长兼CEO刘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直言。


  这已是他连续第二年在全国两会上针对“新基建”话题准备提案,今年拟向大会提交《关于在新基建投资大热的背景下调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向的提案》等5份提案。他建议,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有序推进新型智慧城市等新基建建设。


  但同时他也提醒,“新基建”投资回报慢、过程长,地方政府长期存在欠款问题,民营企业拖不起,这将严重影响民企民资参与投资的热情。需要建立地方政府拖欠账款问责机制,为民营企业掘金“新基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新”机遇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国家复工复产进一步开展,全国迎来新一轮项目投资开工热。“新基建”作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一度成为投资大热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关于“新基建”的拟投资规模已超40万亿元,包括北京、福建、河南、云南、广东、江苏等多地发布了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清单。


  对于新基建的“新”,刘伟认为体现在三个“更”上:涵盖范围更广、更能体现数字经济、更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新基建与传统的‘铁公基’不同,国家加大对5G、人工智能、轨道交通等新技术和新产业的投入,给包括佳都科技在内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带来很大的新机遇。”


  刘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之前铁路、公路等老基建项目,民企参与并不多,但民营高科技企业在“新基建”领域更具竞争力。“尤其是凭借其在技术、人才上的大力投入和灵活机制优势,抢占了很大的市场空间。”


  民营高科技企业面对新机遇,往往需要更灵活的参与机制做保障。当前,民间资本进入新基建领域仍处于弱势。为此,刘伟连续两年针对这一问题提案。


  为鼓励和撬动社会资本有效进入新基建领域,刘伟去年向大会建议,地方政府需取消和减少阻碍民间投资进入新基建的附加条件,真正降低民间资本门槛,打破“玻璃门”“弹簧门”等现象。


  而今年他将继续这一建议,提出改变“新基建”建设模式,由政府主导的单一模式向社会共同参与、联合建设运营的多元化模式转变。一方面,在基建投资方式上要规范并推动PPP,避免明股实债等,引进私人资本提高效率,拓宽融资来源;另一方面,建议进一步放开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扩大投资主体,尤其是有一定收益的项目要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


  助力中国经济“弯道超车”


  谈及广东此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经验,刘伟认为有两点值得向全国分享。一是政府部门反应速度快,及时精准地针对企业出台暖企政策;二是善于将高科技手段运用在疫情防控中。


  刘伟拿佳都科技举例,疫情发生之初,企业复工复产压力大,但很快就收到了税务等相关部门的政策反馈。税务等部门得知企业在复工复产方面的困难后,迅速出台相应政策,例如减免税费、延期缴纳社保等一系列政策,切实缓解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于企业而言,如果没有政府如此迅速的支撑政策,企业很难迅速地恢复信心。”


  他当前最为关心的是,政府相关部门能否对暖企政策进行延续。“实际上,企业除了一季度,很大一部分生产、经营压力是集中在第二、第三季度。广东民营企业众多、稳就业压力大,希望接下来政府能够出台更具广东特色的延续举措。”


  此外,刘伟表示,作为有着超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广州有上千个社区,人员往来频密,靠人防排查难免疏漏。借助信息化、大数据手段的“穗康码”应运而生,通过登记实现出行轨迹一键查询,重点人员跟踪观察,运用大数据打造出一个疫情防控的“智慧云脑”,大大提高了防控的精准度,并在广州各区快速普及运用。


  刘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利用科技防控就是国家为何大力发展“新基建”的一个缩影,新基建代表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会助力中国经济实现“弯道超车”。


  建立地方政府欠款问责机制


  在“新基建投资”大热的当下,刘伟也提出了一些他的“冷思考”。


  一方面,民营企业“拖不起”。“新基建”投资支出并不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效益,部分企业承担的压力巨大。另一方面,“新基建”受新一轮投资追捧,要防止过度建设带来潜在资源浪费风险。


  “民营企业多数资金紧张,本来是想通过参与新基建来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业绩下滑,但有些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资金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刘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如果不解决欠款问题,可能参与新基建反而受拖累,这将严重影响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参与的热情。


  “政府考评机制只考核投资了多少,没考核有没有欠款情况。”对此,刘伟在《关于切实减轻民营企业负担 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的提案》中建议,建立清理和预防拖欠账款长效机制,建立地方政府拖欠账款问责机制。


  例如,加快及时支付款项有关立法,从账款的支付时限、支付责任、处罚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解决拖欠账款中的“三角债”问题,防止出现“边清边欠”“清完又欠”等现象。


  再比如,加大问责力度,提高拖欠失信成本。“地方政府的信用比黄金还重要。如果不能建立强大的问责机制,可能对这轮经济恢复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刘伟建议,建立健全举报机制,实施党政领导欠款责任“一票否决制”等惩戒机制;同时将清偿欠款工作纳入党政领导考核机制、绩效考核及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加强清偿欠款工作的督办。


  “新基建以前更多是概念,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这是很大的变化。新基建有些泡沫也很正常,但关键是把握住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与规则制定。”刘伟说。